本廟沿革
頂土地廟是清朝官建之祠宇,原名為《總鎮署東轅門土地祠》。清乾隆 5 年(1740)總兵何勉捐資於總鎮署周圍興建土城,俗稱「大營盤城」,坐東北,面西南,東西開兩轅門,以清朝慣例文武衙門興建完成,並於其左興建土地祠,奉祀土地公並在每月朔望日(初一、十五)文武衙門行香祭,由本官祭之,為鎮轅境頂土地公廟之前身。
清朝聯境制度時本廟為官廟,甲午戰後,日本領台時本廟由官方管理改由民間管理時改廟名為《鎮轅境》,現本廟存有日本明治 42 年左右(1909)廟名匾一面做為歷史見證,台灣光復後,曾於民國 47 年全面整修,並於民國 82 年重建,廟分前後兩殿,前後兩殿所奉祀的神明完全相同,主祀福德正神,陪祀大聖爺公、臨水夫人,最特別的是,後殿的規模比前殿還大,為全台首見,除此之外,本廟建構雖小,卻擁有龍虎門、鐘鼓樓、龍御路石、龍柱,廟內彩繪、格扇透雕、金龍壁堵,一應俱全,規格遠遠超過一般的土地廟。
鎮轅境頂土地公廟之名稱由《總鎮署東轅門土地祠》,先改稱《鎮轅境福德祠》,最後為現今俗稱之《頂土地公廟》。而「境」,指的是土地的疆界,「聯境」則是指由若干境所結合成的組織系統,其最原始的目的,是為了團結民間的力量,維護地方的安全。鎮北坊乃清朝時軍事重鎮,軍營旁一定安設土地公廟,因頂土地公位於高地,所以稱「頂」,也因此地為轅門所在,故稱《鎮轅境》。
本廟屋脊燕尾,土地公戴宰相帽,有一說是總兵大人要拜土地公,而總兵大人官拜二品,那土地公便再高一階成為一品視同宰相。
野史曾記載有關清朝福福建提督王得祿(清朝時代台灣人從武官位階最大者)饒富趣味的民間傳說,相傳,當時王得祿的曾祖父王奇生時任浙江總兵銜,因調往台灣平朱一貴之亂緣故,遷移至當時台灣府(現今台南)的總爺街,而王得祿當時每天在總爺街的土地公廟無所事事。當時候,附近居民晚上時而見到土地公廟的供桌有一隻白虎,但當趨前一看時,便見王得祿睡在供桌下;因此有人認為王得祿是白虎星下降,而白虎星在傳說中是屬於武功高強的命輿星座,必有不凡的事蹟。
相傳有一天,土地公化身為一白衣男子,偷竊附近居民的家畜。引來大批居民的追進廟裡,但見王得祿一人臥於土地公廟的供桌下,在眾人誤會追逐下,王得祿被迫奔逃於北面城外。王得祿含怨離開府城來到諸羅,剛好清朝嘉慶皇帝遊台灣遇難,王得祿救駕有功,年僅 18 就任千總,屢建戰功,嘉慶 14 年,王得祿剿平橫行浙閩粵的海洋巨盜蔡牽之亂,晉封子爵太子太保淅閩水師提督。
王得祿衣錦榮歸,還記得在府城頂土地公廟被當作偷雞賊受逐之辱,打算拆除頂土地公廟洩憤,就在此時,頂土地公正殿樑上突然飄落一張紅紙,上面寫著:「激之成之」,王得祿這才領悟原來是土地公的激將法,於是息了拆除頂土地公廟的念頭,並奏請朝廷封敕,這也是頂土地公廟的廟脊有燕尾(「燕尾脊」在傳統建築中代表主人曾經中舉的官宅,或是宮廟才有此種型制),頂土地公廟的土地公神像戴著相帽由來。今廟中尚有一圖描繪此情節。
本廟土地公塑像年代久遠,鬍鬚軟鬚較為少見,廟中石爐為道光年間之物,十分珍貴。本廟之齊天大聖神像十分特殊,其面容不是猴臉而是官臉,頂土地公廟一年 365 天都開廟門,開基神明在前,鎮殿三尊中間平視、左邊俯視、右邊仰視,象徵此廟土地公看管上中下三界,代表最高階廟宇。
本廟位於總爺古街,沿著崇安街走到和北華街71巷交口處,就會看到《頂土地公廟》,當年的街坊功能、形式與風情依稀可見,是台南市目前保存較完整的老街之一。在清廷領台以後,府城內形成許多街坊,由於地形陵谷起伏,且常有盜賊入侵,街道多造成丁字形,工字形或階梯形,以阻擋,減緩敵人攻勢,並方便防禦自衛,總爺街便是此時期出現的重要街坊之一,兩端路口,各建一座土地公廟守護,形成典型的「路頭路尾土地公」傳統街坊形式。
根據當地耆老表示,此街因分岐出許多小巷,有如蜈蚣,屬「蜈蚣穴」,故昔日富商輩出,街道兩側店舖密集排列,《頂土地公廟》正處於蜈蚣頭上方,兩邊街道為蜈蚣之觸鬚,故此穴名為「百足含珠穴」,因此本廟地靈人傑,神威顯赫,信眾所求多能靈驗。
|